霜冻与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霜冻指白天气温高于0℃,夜间气温短时间内降至0℃以下所导致的低温灾害现象,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而霜是指空气中的水汽凝华形成的白色冰晶。
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有霜冻时可以有霜出现(白霜),也可以没有霜出现(黑霜)。有霜时农作物不一定遭受霜冻之害。因此,我们要预防的是霜冻而不是霜。
霜冻是在能引起显著降温的天气形势下发生的。形成霜的气象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霜冻前夜天气晴朗,夜间无云,地面辐射将热量传给高层大气,大气逆辐射较弱,还给地面热量较少,地面降温幅度大,所以霜冻前夜气温较低,人感觉到很冷,第二天一般天气晴朗。故有“霜重见晴天”的说法。
霜冻危害作物的原因:
低温促使植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冰晶,并继续夺取细胞中的水分,冰晶逐渐扩大,因此不仅消耗了细胞水分,而且引起原生质脱水使原生质胶体变质。从而使细胞脱水引起危害;代谢过程被破坏,原生质结构受损伤以及细胞内冰块的机械损伤。
霜冻的预防措施:
(1)熏烟法:在霜冻之夜,在田间熏烟可有效地减轻避免霜冻灾害。但要注意两点:一是烟火点应适当密些,使烟幕能基本覆盖全园;二是点燃时间要适当,应在上风方向,午夜至凌晨2—3点钟点燃,直至日出前仍有烟幕笼罩在地面,这样效果最好。
(2)湿地法:潮湿的土壤热容量大,导热率也大,表层冷却慢, 因此霜冻前可进行适量的浇水灌溉。
(3)覆盖法:用草帘、麦草,薄塑料膜、瓦盆将种苗覆盖
(4)填土法:在种苗上套上无底纸杯,在种苗边上填充上细土,可有效防治霜冻。